春天来了
小蜜蜂也出来了
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视听世界】肖凤:青海歌坛飞出的彩翼金凤-青海湖文学月刊

【视听世界】肖凤:青海歌坛飞出的彩翼金凤-青海湖文学月刊

☆☆☆☆☆☆☆☆☆

肖凤:青海歌坛飞出的彩翼金凤
主持人语:
肖凤,青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青海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曾担任青海省演艺集团公司(原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独唱演员兼主持。
肖凤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演唱热情奔放,台风落落大方,表演自然,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演出,对艺术精益求精,颇受群众的喜爱。她善于把握作品的风格并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进行演唱,演出足迹踏遍青海的山山水水,曾多次代表青海省参加国内外的重要慰问演出,颇受好评,演唱场次达三千多。肖凤多才多艺,不但有着很高的演唱技艺并且擅长主持,是一位“一专多能”的优秀艺术人才,她为人豪放、性格直爽,对人真诚,勤奋好学,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始终没能改变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苍海平晁元清
我的家,高得很。我的家,远得很。
人都说这里荒凉得很,可我们偏偏是青海人。
不是我不知风沙的苦,走遍了天涯还是青海亲,走遍了天涯还是青海亲。
因为因为因为,我在这里洒下过泪陈寿福,
因为因为因为,我在这里掏出过心,
泪水都变做了江河水,剩下颗心儿变做莽昆仑。
……
——《青海人》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首由我省著名作曲家更嘎才旦作曲、刘郎作词的专题片主题曲《青海人》,经著名歌手李娜首唱,立即传唱一时。《青海人》,它以柔肠百转的肺腑真情和恢宏大气的动感旋律,尤其是那朴实动人的歌词表述深深触动着几代青海建设者心灵深处难抒的赤子情怀。但真正将《青海人》这首歌曲唱响在青海山川大地的,是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前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省音协理事、客座教授、我省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肖凤。肖凤以更为高亢深厚的嗓音声线和更为深沉炽烈的情感投入把歌曲诠释得淋漓尽致,韵味独具。“肖凤版”的《青海人》少了几分际遇感怀的苍凉,多了几分青海人不畏艰苦的豪迈,听过的人都说“肖凤演绎的《青海人》更准确地把握了歌曲中所蕴涵的青海人‘缺氧不缺精神不缺干劲’‘海拔高追求更高’的豪迈情怀。”一曲“肖凤版”的《青海人》成为了回荡在青海大地的天籁,无数次激荡着根植青海的人们和曾把热血洒在这片热土的赤子们的心灵。《青海人》由此也成为了肖凤历唱不衰的保留曲目。
1958年出生的肖凤,是青海歌坛一朵耀眼的金花,她从高原大地走出来,且行且唱,一路放歌本多ruru。她先后师从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总政歌舞团王翠年教授和著名美声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高芝兰教授,她的音色甜美亮丽,并富有张力,演唱风格多样。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位兼修舞蹈、主持、戏曲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她热爱音乐,和音乐相知相守四十余载,不仅是青海艺术界第一个成功举办个人演唱会的艺术家,更曾获全国奖章、西北五省区奖章、省级奖章和系统奖励无数。
曾一睹肖凤舞台风姿的人说,她的音色亮丽,犹如青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也有人说,她的音域宽广、通畅,一如青海一望无垠的草原,轻柔时如小河潺潺,高昂时如大浪磅礴。对歌曲独有的理解和精确的诠释,成就了肖凤富有张力的演唱风格,使她成为青海艺术界最灿烂的歌者之一。
在采访前,我试图通过更多资料去了解肖凤,一直活跃在省内各类文艺活动中的肖凤并没有让我失望,从网络、电视等媒体上,我找了不少与她相关的新闻稿件和新闻图片,从中得以一窥芳容。青海朋桥民间网络春晚上,她在台上作为表演者,一袭简洁大方的黑色长裙,搭配上鲜艳的红色围巾,仪态万方;各类歌唱比赛中,她在台下作为评委,修身的长裙更加衬托出她的雍容典雅;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宁养院志愿者活动中,她作为其中一名志愿者,衣着休闲却笑容真挚……第一次采访肖凤,她爽朗的笑声、率真的言语,让原本带有些局促不安的采访变得流畅自如。回顾过往,荣誉,她淡然处之,苦难,她轻描淡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经过岁月沉淀和世事的洗礼,眼前的肖凤早已淬炼出了娴静洒脱之美。而我的眼前,也渐渐浮现出:从一个能歌善舞的小女孩,到一个美丽聪颖的舞台少女,再到一个才艺卓越的歌唱家的饱满形象。

上世纪50年代末,肖凤出生在新疆阿克苏的一个军人家庭,这是一片浩瀚荒寂却又歌舞鼎盛的地方一代家丁,不知道是地域赋予她的灵性,还是上天给予的歌舞天赋,肖凤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唱唱跳跳。60年代中叶,随父所在兵团整编,肖凤全家迁至格尔木农建师二师工程团策梦侯。在政治宣传极为频繁却又空泛单调的特殊年代里,歌声清亮、落落大方的小肖凤很快就在学校的各类宣传演出中展露出能歌善舞的演艺天分。肖凤回忆道,有一次,为了制止浪费馒头的行为,工程团团支部组织了一场“忆苦思甜”演出,她和父亲一起登台表演,舞台上的小肖凤没有丝毫胆怯,而且歌声甜美发挥自如,受到了不少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称赞。
随着父亲再度调职,肖凤从格尔木迁至了现在的甘河滩工业园区(原青海钢铁厂)。在湟中县第五中学,小肖凤遇到了自己艺术生涯的启蒙老师。当时教授她数学课的是一位从上海支边的青年教师,这位老师素爱文艺喜欢歌唱,第一次听到小肖凤的歌声时,老师激动得如同发现了珍宝,对小肖凤的父亲说:“这就是百灵鸟、金嗓子呀!”随后在启蒙老师家中,小肖凤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妙的日子,她至今还会回想起,当时老师弹着琴,自己在一旁歌唱的时光。那些在老师家听到、学到的旋律,让听惯了革命歌曲、样板戏的小肖凤惊叹音乐不仅只有“响硬高强”表现方式,还可以如此娓娓道来直击心灵。
时值花季,少女心中怀藏着那份对歌舞艺术的钟情和挚爱更加不可遏制。16岁那年,在湟中县文工团的招生考场,肖凤以绝佳的嗓音条件和出众的舞蹈素质,从众考生中脱颖而出,被优先招入该团。随后,她和其他8名一同考入文工团的学员一起被送入陕西省歌舞剧院,进行半年的强化训练。回忆起那段练功的日子龙小羽,肖凤记忆犹新,“我终于深刻体会到每一种表演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单凭天资和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当时,文工团是综合性文艺团体,非常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文艺人才,舞蹈、芭蕾、戏曲等都是学员们的学习内容。“我们每天7点钟就进入练功房,晚上要练到10点钟才回宿舍休息。”训练时间长、强度大,在肖凤眼中根本不是什么难题,最让她头疼的是形体训练。压腿、弯腰……每一项身体基本动作对于16岁才开始接受正规训练的肖凤来说是一项巨大考验。柔韧度不够,她就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夜里睡觉时都在练习“耗腿”,一条腿抬至头顶双手抱着这条腿睡觉。许是出生于军人家庭的缘故,肖凤身上有一股从不肯认输的倔劲,“面对困难绝不能有畏惧之情”。在那个艰苦求学、追求艺能完美的氛围中岳家将,肖凤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为之后在舞台生涯中得以全面展露优秀的表演素质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重新回到湟中县文工团,由于肖凤声乐、舞蹈等才能出众,她不仅担任歌唱演员、歌剧演员、戏曲演员、话剧演员、小品演员,还要担任舞蹈演员和节目主持。也正因为在文工团培养起来的综合素养和打下的坚实底子,让肖凤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作为一名文艺新人,各方面业务条件良好的肖凤开始被不断地抽调至各地参加调演活动。和同行的合作交流中,肖凤的艺术视野进一步拓宽汉唐归来,自身的文艺服务方向和职业使命感得以明确。也使她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表演空间,尽情发挥她在独唱、舞蹈、器乐,甚至戏剧表演、节目主持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舞台表演实践能力得到综合锻炼和明显提升。1979年,年仅21岁的肖凤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建国三十周年的献礼演出,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1980年她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以“花儿”对唱的出色表演荣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花儿”对唱奖,奠定了她在未来辉煌事业中的崭新起点。
在调入青海省民族歌舞团后,肖凤更是广泛深入农村牧区,亲密接触基层群众。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就应该把动人的歌声和美妙的舞蹈送给各族人民群众,这是肖凤的初心。为了这份初心,她经常参加各类慰问演出,几乎跑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肖凤回忆说:“那时几乎坐遍了所有的交通工具,驴车、马车、大卡车、拖拉机,有时甚至还和同事们挤在没有椅背、四处漏风的大轿子车里,深入基层演出。”青海幅员辽阔橄榄树简谱,肖凤他们经常要坐十几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演出地点,一路上的颠簸已经让团员的身体不适,但当看到观众热切的眼神,肖凤总要在第一时间调整好状态,为观众带去一场场精彩的演出节目。“我们曾经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演出,外面雪花纷飞,可是为了保证节目质量,为了让群众看到高质量的文艺节目,我和同事们还是坚持穿着单薄的演出服在严寒中演出。”长于斯的肖凤,早就把根深深扎在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上,她甘愿将一腔热血回报给广大观众。在四十多年的演出生涯中,肖凤的足迹遍布青海的大小城镇、乡村。雪山脚下,她将歌声留在草原、郊野乡村,她将舞姿映在田野间。

在肖凤心中有一场对她一生而言意义非凡的特殊演出。1987年,在炮火纷飞的云南老山前线猫耳洞里,肖凤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生命与死神的惨烈角逐、青春和理想的华彩交响,心灵为之震撼。猫耳洞,是云南老山战场常见的一种简易防御工事。它造型简单,构筑快捷,因形似猫耳而得名。猫耳洞里有多苦?当时,官兵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在猫耳洞里待一年,把一辈子的苦都吃完。年轻的肖凤作为青海慰问团中的一员深入硝烟弥漫的前线,为那里浴血奋战的官兵送去歌声的问候,也同时为他们加油鼓劲。那时,慰问团经常会为在战区后方对换防和即将奔赴前线的官兵演出。团员们因陋就简在一片开阔的广场上为大家演出。肖凤说:“那时战士们最喜欢我唱《血染的风采》和《妈妈的吻》,只要战士有要求,我什么歌曲都可以为他们演唱。”肖凤还走进病房为伤员演出,“当看到一张张那么年轻的面庞,在保家卫国中失去了明亮的眼睛,或者失去了双腿,甚至一名18岁的小伙子,在枪林弹雨中受伤被高位截肢,我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那次演出中,我几度哽咽、强忍泪水歌唱三生海狗丸,这成为了我人生最难忘的一次表演”。
当时,青海慰问团还组织了前线慰问演出小分队,肖凤小分队前往前沿慰问演出。乘坐吉普车穿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区,他们来到昏暗的前敌指挥部所在的猫耳洞里。那天,肖凤进行了人生最特殊的一次表演——电话传声表演。由于前方就能看到敌人的阵地,官兵们必须坚守在阵地上,可他们太渴望后方文艺工作者送来的“歌声慰藉”了,肖凤就坐在猫耳洞里,手握着两部电话话筒为官兵们演唱。有时歌声刚落,敌人的炮击开始了阿卡巴大帝,随着一阵炮弹的轰炸声,猫耳洞里落了一阵尘土。狭窄的空间,让人都无法站立;潮热的气温,更是让人难以忍受;耳边还不时传来炮弹轰炸声……看着猫耳洞里一位位蓬头垢面的前线官兵,听到他们从听筒那头传来的沙哑声音,肖凤觉得官兵们豪情冲天,个个都是英雄,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慰问返回,青海省民族歌舞团排练上演了歌话剧《十五的月亮》,作为女主角的肖凤,带着最真挚的感情全情投入人物演绎,那句“哪怕你是个肉轱辘,我也要把你抱回来”的台词,总让她眼含热泪。这次慰问演出所传递出的特有热度和力度,让肖凤的身心得到了一次净化和洗礼。“我一直觉得,这次演出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让我深刻体会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艺术事业中去’烽烟尽处,并以此时刻鞭策自己。”肖凤说道。

20世纪80年代初,文艺全面复苏的春风也吹进了肖凤的心田。虽然在青海的艺术舞台上早已崭露头角,收获掌声、赞誉无数,但是肖凤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天赋优越”,后天“艺术浸染”明显不足。把对艺术的热爱融入到血脉之中的她,希望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能有一片广阔的舞台。1984年肖凤做出了一个影响她一生的决定:去北京深造,系统全面学习声乐知识和舞台表演艺术。如果说之前凭借着天生好嗓子已经在青海艺术界崭露头角的肖凤,对于歌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那么这次只身到北京进修学习,不畏艰难辛苦与重重阻力,从“乐意”蜕变成“歌唱家”则是她对于青春与梦想的一个完美的诠释。
当年,肖凤考入中央歌剧舞剧院,师从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总政歌舞团音乐教授王翠年小鸟游十花。虽然在那个要求团员“一专多能”的年代,肖凤也演唱过一些歌剧片段,但对所演唱歌剧的背景、人物心理与性格没有进行过多地了解和分析。在中央歌剧舞剧院学习期间,艺术概论、乐理知识等十多门课使肖凤对歌曲的理解越来越深厚。“演唱的每一首著名曲目,都要从音乐的创作、创作的历史背景、作曲的分析、角色性格和心理的揣摩等方面学起。这样你所演绎的歌剧就不再只是单一的演唱,而是要做到声、情、字、味、表、养、相等综合能力的展示,那段学习经历让我终身受益。”此次求学,让肖凤的技艺有了极大提升,1987年,在西安举办的西北五省(区)“金鸡杯”民歌邀请赛中,她荣获专业组银奖。
对艺术的追求、技艺的提升,肖凤总是那么孜孜不倦,1988年,她再次只身东行,自费投师于上海音乐学院著名美声歌唱家高芝兰教授门下,系统学习声乐专业。那时歌坛流行风劲刮,专业从艺者纷纷改弦更张从事流行歌曲演唱影之书。肖凤却始终牢记着高芝兰教授语重心长的嘱咐:“肖凤啊,你条件这么好千万不能随波逐流浪费了一把好嗓子呀。”抵住市场诱惑,肖凤如一方虚池待蓄的水塘,以近于饥渴状的迫切需求,汲取艺术源流的雨露甘泉,潜心贯注于她所钟爱的美声专业学习中。刻苦勤勉的艺术求索,使肖凤的演唱技艺、发声技巧水平均有了质的飞跃。

1990年1月,“练声”归来的肖凤回到了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登上了青海的演艺舞台。人们感觉到的变化,不仅是她风采更加照人,她的歌声也愈发悠扬绵长。此时的肖凤开始自觉精度歌唱专业,兼涉杂学别业。她对歌曲的演绎更注重着眼于歌曲内涵的表现、情感表达的处理及音乐美学的修养和思想境界的自我砥砺,台风也渐呈大气。那时肖凤的名字和她的歌声远近播扬,不断萦绕在人们的心坎上河中巨怪。在省市区县、本系统行业、部队地方、农村牧区、各厅局机关、生产一线,甚至在全国各地及南亚西亚地区的各种文艺调演、晚会表演、歌舞赛事、专业演出、主题活动中,无不闪现着肖凤活跃的身姿,飘荡着她动人的歌声。其间她还多次在话剧、歌舞剧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为电影电视剧和专题片录配主题歌高州仙人洞,并先后担任多台大型晚会的独唱和节目主持。在三十多年的舞台表演事业中,她先后参加了三千余场的文艺演出活动,因此2003年她被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自己的努力进取和辛勤耕耘下,肖凤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喜讯,青海省专业文艺汇演声乐大奖组最高奖项、歌唱青海歌曲电视大赛专业组金奖……一个又一个国家级、省级及系统的奖项接踵而来,肖凤为自己和团体争得了荣誉,也为青海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回报社会各界,全面汇报总结多年的实践积累和艺术成就,1994年,肖凤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举办了一场“肖凤独唱音乐晚会”,这是省内艺术家首次举办的个人演唱会。在这场独唱音乐晚会中,肖凤大胆地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演唱方法成功地融入一台表演中,并独立完成所有演出。当天的演出中,无论是外国歌剧选段《晴朗的一天》、国内作品《黄河怨》,抑或通俗歌曲《潇洒走一回》《青海人》,还是从青海“花儿”《大眼睛令》到西北民歌《尕妹妹的山丹花儿开》,肖凤都精准拿捏,展现出了她娴熟的专业技巧和多风格的唱腔把握,受到艺术界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也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誉。时任青海省委书记尹克升为独唱音乐会题词:“山高海阔、天宽地远、艺无止境、大显身手。”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源也题词祝贺独唱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旋律优美陶冶万众情操,情怀激荡鼓舞人民斗志”。独唱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让肖凤的个人事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切都与她执着敬业的工作作风、刻苦求实的艺术态度及真诚奉献的职业道德是无法分开的。

人生中哪能只有顺遂没有波折苦难?那傲雪的红梅,就是挺过了风雪,才能成为寂静冬天最美的风景。2003年,这是肖凤距离死神最近的一年。那时非典肆虐,肖凤正在基层进行非典演出,这时,传来父亲病危的噩耗。可因为自己在演出中身兼主持、独唱、合唱、小品演员等多职,无法回去尽孝,她只能将悲伤、担忧、焦虑统统埋藏在心底,继续慰问演出。祸不单行,坚持演出完毕回来后,肖凤还没来得及在父亲病床前多尽几次孝,就查出自己患上了结肠癌。噩耗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肖凤感觉到死神近在咫尺,“那时,我突然觉得身边的一花一草都那么美,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可是这个天生骨子里透着倔劲,坚强而又乐观的女子,从不会向命运低头,她更不允许死亡的恐惧影响到生命的欢乐。在被确诊为癌症的第三天,肖凤擦干眼泪,独自跑前跑后办理了入院手续,勇敢地躺在了手术台上,直面死神的狞笑。让肖凤终身抱憾的是,自己手术后第三天,疼爱自己的父亲去世了,她却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疾病能摧毁身体,但绝不能击溃精神,活着就要勇敢面对一切挫折和挑战,肖凤就是凭着这股子劲儿,忍受着治疗过程中的种种痛苦、不适。一次又一次的化疗,恶心、呕吐,吃不下饭,但她每次做完化疗,不管怎样恶心、怎样呕吐,她还是会逼自己吃一点,哪怕吃了就吐蕾西·班哈德,她还是坚持进食。在住院治疗的日子里,肖凤没有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而是尽自己的力量,用笑容和歌声给病友带去快乐,如果哪个病人想听她唱歌,她二话不说,夹起化疗药瓶就走。
术后第十天,在全省文艺系统慰问卫生系统的演出中,腹部伤口还裹着纱布的肖凤杜小啦,竟然奇迹般身着礼服登上舞台主持节目。在1小时40分钟的演出时间中,由于她伤口未拆线还裹着厚厚的纱布,穿上舞台服装后根本无法正常坐下,她就一直站立着,完成了整场节目的主持任务。节目结束后,那分不清是疼痛的汗水还是过度劳累的汗水早已打湿了她的演出服,台下观众却未从这个始终面带微笑的主持人身上看到任何不适,认识她的人甚至半开玩笑地说:“肖凤,你最近可是有点胖了,腹部都鼓了起来。画皮姐”当得知,这个身心正在承受着巨大痛苦的女子,独自咽下所有苦痛也要坚持完成工作,给他人送去欢乐和精神鼓励时,现场许多人都默默不语。
“打不死的吴琼花,我还活在人间。既然团里信任我、观众喜欢我,我就一定会坚持站在舞台上。”肖凤对从死神手中抢来的时间倍加珍惜,化疗期间她克服身体不适,一直坚持活跃在工作岗位上。第一次化疗结束,恰逢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在山西运城有一场大型演出,为保证节目的高质量,团里的领导小心翼翼地询问肖凤能不能参加,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带着六十多人的演出团连夜赴省外演出,在演出中,一肩挑起主持、独唱、时装秀等节目,这场演出最终获得了运城观众的如潮好评。“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肖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德艺双馨”的职业追求。2004年她被授予全省“巾帼运动”标兵荣誉称号。

面对这样坚强的女子,死神也望而却步。当肖凤熬过了那段只能自己面对的艰难日子,生命重新迸发出了耀眼的光华。这次患癌的经历,让肖凤对病痛和生命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每一个癌症患者和他们的亲人,在疾病面前那种痛苦和无助,是外人难以体会的,一想到身边还有那么多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庭都在痛苦中煎熬着,肖凤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他们。2009年9月,当听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了青海唯一免费为晚期贫困癌症病人上门服务的临终关怀机构——青大附院宁养院成立的消息,肖凤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和医疗队一起下乡随诊,一起上门慰问癌症患者,多年来,肖凤一直坚持和医护人员、志愿者一起对患者进行医疗指导和心理疏导。在上门慰问中,对于不同的癌症患者,她也像医生一样,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是青海人,她就唱《大眼睛令》《尕妹妹的山丹花儿开》;是河南人,她就唱《花木兰》《抬花轿》;是山西人,她就唱《走西口》……她用自己的歌喉、自己的如火热情,给癌症患者送去欢乐,鼓舞他们勇敢地面对病痛。一位老人身患癌症,精神一下子就被击垮了,每天都沉默不语,对家人的陪伴视而不见,只沉浸在自己的病痛中。知道老人喜欢肖凤唱的歌,家人就私下拜托她为老人打气。肖凤走到老人的床边,拉着老人的手给他唱歌,跟他分享自己的治疗过程,她说:“活着就要高质量地好好活,要活出一番精气神来,怎能轻易被疾病打垮呢!”那天一柳寒蝉,肖凤和老人聊了很久很久……再次看到病愈出院的老人,老人感慨地说:“要不是你肖凤,我早就垮了。”多年来,肖凤和医护人员一起看望慰问很多癌症患者,每一次随诊,肖凤他们都是自己掏腰包解决吃饭问题,自己带来衣服、食品送给患者。和她一起随诊过的一名义工在论坛中写道:“我们有一个义工,曾经是一位结肠癌患者,也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在她身上丝毫看不出是一位曾与死亡牵手的人。”肖凤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人,传递给病患以坚强的信心。所以,连续几年,肖凤荣获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特别颁发的“全国优秀宁养义工”称号。
曾经无数次,肖凤都有离开青海,去北上广发展的机会,可是最终,她都拒绝了那些向自己抛来的橄榄枝隐形虫,留在了青海这片土地上。肖凤说,她深沉眷恋着这片土地,热爱这里的人民,这里是她人生成长的地方,这里有她割不断的故乡深情,这里是她歌舞艺术的“源头活水”之地,离开这片高天厚土的哺育和呵护,她的艺术生命就会枯萎。肖凤,她如同高原飞舞的彩凤一般,早已将自己的根深植于青海大地,成为高原最美的女儿。


作者简介:荣丽君,西宁晚报社经济部记者。
聚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