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小蜜蜂也出来了
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

历伟【蜀风文苑︱地方传说】《马桑树与猴子》文-张伯文(四川平武)-蜀风文苑

【蜀风文苑︱地方传说】《马桑树与猴子》文/张伯文(四川平武)-蜀风文苑
【蜀风文苑︱地方传说】
马桑树与猴子
文/张伯文

一个古老的国度,古老的文明超越悠悠时空 ,带着厚重的历史走向现代,成为我们今天的巨大财富。我国栽培桑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以前,姜一郎据考古记载:商代就出现了“桑、蚕、丝、帛”等字形,说明种桑养蚕在远古已经成为常见的农活。汉乐府《陌上桑》“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就是最好的例证。
传说,现代的桑树种植就是由野生的桑树(马桑),经过人工驯化,栽种培育而来。其中,马桑树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为现代缫丝业做出过贡献。
我国广袤的土地上,特别是地处西南的大部分山区,山地、荒坡、森林、河岸都会生长着一种低矮的落叶灌木,叶片双面无毛、互生、接近圆形,簇生,多枝丛生成一簇,枝易脆、弯曲的植物,它的树皮、木材、根部都可以入药,有活血行气,消肿止痛、祛瘀解毒的功效,花梗为外科疮疡用药,人们都叫它:马桑树。
马桑树多枝丛生,一簇一簇的,枝易脆,弯弯曲曲,长不高,可是,春风一吹,满山的马桑树就吐翠滴绿,显示出她强劲的生命力。
对于马桑树,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传说版本。土家族传说,古时,神人卵玉攀马桑树而上射日月,天神怒而诅咒,道:“上天梯,不要高,长到三尺就勾腰”,令马桑树从此不能长高。而且树身特别脆,易折断,不利于攀爬。又因为马桑树含水多,不利于燃烧,人们砍柴时都不会砍马桑树,便用马桑树来暗喻没用、难招人喜欢的东西。哭嫁歌中都流传着“砍柴莫砍马桑子,开亲莫开小家子”的说法。
而在位居西南的龙安山河(平武县)却有另一个版本在流传,让这个低矮的落叶灌木,更加充满神秘的韵味。

龙安山河在周秦时期以来就是氐羌人民聚居的地方,是氐人所建“白马国”的一部分。这里,山高沟深,生物多样,植被丰茂,气候宜人,景色秀美。一年四季,山青水碧,鸟语花香,幽静宜居。而清漪江流域从古至今,就是“白草番”人(羌族的一支)的生活场所。他们在逾千年与中原汉族的争斗中,由于力量的不足,被统治阶级撵逼至高山丛林,沟壑纵深的大山深处暗剑无人机,成为典型的“清漪羌”,他们在这里生存繁衍,积淀着自己的文化夏目残夏,传播着属于本民族的文明。
相传,在远古时候,马桑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原住地居民都用它来修建房屋,制作家具,是人们最钟情的木材。它生长迅速,常常长大后,可以直插云霄,成了人们与上天沟通的桥梁农场大亨。那时,人们对它顶礼膜拜,奉为神树。它就取代了其他桑与神树而成为专一司职于通天神树。
一年,天佑黎民,整个一年风调雨顺。每家每户都有不菲的收成,寨子上的百姓就商量举办一年一度的“日麦节”庆贺活动,这个节日就是后来羌族的传统节日——羌历新年。因为那时,居住在高山之上的少数民族,主要种植荞麦、土豆等农产品,人们就以这些农产品的丰欠来确定节庆日。经过大家伙议决,决定在乡里举办一次热热闹闹的庆典,活动要进行得有声有色,各家各户准备相应的活动。
那时,虽然人们文化娱乐生活极度匮乏,但是少数民族固有的能歌善舞的天性使然,平时劳作之余或狩猎硕果累累,就会即兴而舞,歌咏劳作的快乐,丰收时的喜悦。尽管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常时刻,整个山寨犹如一潭死水,很少有一点波浪起伏。然而每当节庆之日,寨子上不论老幼、不分男女就会全家出动,融入到喜庆的聚会上来。人们就在收获以后将粮食、果蔬、猎物等搬进库房,收藏起来,以备来年。各家各户纷纷行动起来,为庆典做自己的准备。
收获之后,大家都处于农闲,寨上能够打猎的青壮年,就在老猎户的带领下,走进茫茫森林,进行狩猎活动,猎得的野味与寨子上的人家分享;而留在寨子上的人们就在家里准备岁末年尾要做的腊肉、干柴、腌菜等,耐心地等待狩猎回来的亲人们一起团聚,和和乐乐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那时候,人们亲近自然,异常淳朴,敦厚,也没有那么多的私心,真正地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人与人之间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就起纷争,和谐成了一村一庄的主旋律。除了打猎以外,其他的人基本没有更多的事情可做,就走动走动,走人户,串串门,唠唠家长里短,一些没有狩猎技术的人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的女人们就在释比(清漪羌中专司沟通阴阳、天地的神职人员)的邀约下,拿上羊皮鼓,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演练庆典的节目。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各尽其能,八般武艺各行其是。

殷历(农历)十月初一,是羌族人们传统的羌历新年(又叫:日麦节)。这一天,山寨装扮的异常美丽,宽敞的院落里堆满了各家各户贡献的牺牲玉帛冯佳怡,高大的寨门上,白色的石头显得更加白净、漂亮,挂在寨门上的羊头熠熠生辉。猎户们披着盛装,在欢乐的人群中显得格外英武,因为他们在寨民的心目中是民族的勇士。其他各色人等也穿着节日的盛装,穿梭在这片欢乐的土地上。
庆典仪式将在巳时举行。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动物王国也得到了这个消息。称之为森林情报之王的狐狸,急忙将探来的消息告诉了森林之王老虎,老虎迅速组织王国成员进行研究,最后一致决定,和自己的家族成员前去观摩这一空前的盛典。
辰时,森林里空前的热闹,这里汇聚了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林间的昆虫。准备出发之际,老虎对大家说:“我们一贯和这里的寨民和谐相处,即使他们有时候猎得我们队伍里的一些野猪啊,狗熊之类的家伙,也是它们咎由自取,谁叫他们不听招呼,擅自闯入人的领地呢?我们到了那里之后,就远远地看看听听,不要惊扰人类,让他们尽情欢呼,尽情歌唱。”大家一致赞同森林之王的话。
一群大大小小的动物在大王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向山寨开进。狐狸继续在前面带路,喜鹊飞翔在高空指引着方向。老虎、狮子、花熊、黑熊的、盘羊等大型动物走在前面,体态轻盈的小动物紧随其后,蹦蹦跳跳。队伍中,要数猴子最为活泼,一会儿跑到大王面前传递信息,一会儿在队伍后面督促慢行的乌龟和蜗牛加紧步伐。那些飞翔的昆虫排成一线,为队伍护航。
一会儿时间,动物王国的队伍就到达了山寨背后的一座高山之上,老虎就地蹲坐在山巅,其余的动物依次或站或立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敢有丝毫的僭越。只有那些猴子依然跑前跑后,为大家服务。
巳时十分,羌寨的释比长者,带领众徒在寨子中左侧高大的马桑树之下,早已搭建好的祭台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异常庄严。祭台前,摆放着长条形的桌子桐城教育网,桌子上放上了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等物品。四周围绕着异常虔诚的羌族民众。
只听见“当”的一声锣响,紧接着锣鼓喧天,炮仗齐鸣。释比长者高呼:“祭天仪式开始,众人跪。”四围的寨民齐刷刷的跪在通天神树前,态度是那样的谦恭,竭诚,祭拜的人群里,没有丝毫的杂乱声。
“一跪苍天,护佑我族风调雨顺,少受饥寒。”人头在释比的指挥下,头与大地亲密接触。
“二跪土地,给予我族食粮、猎物伤城之恋,佑我族类生生不息,繁衍生长。三跪神树马桑,传递信息与天神相知,降甘霖与我族分享。”念罢,众生低头颔首,恭恭敬敬地献上自己的心意。
释比看众人虔诚礼敬,面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随后,以祭台为起点,围着众人跳起了属于自己民族的舞蹈,口里还念念有词的哼唱着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歌曲。他的徒弟分列祭台两侧,和着释比长者的节奏,边舞边歌,搅动着山寨的热情。随着节奏的游动,跪着的山民慢慢起身,一起舞蹈起来超级禽兽。
篝火在院中点燃,咂酒一坛一坛端出来。众人在释比的带领下,将原始的劳作化作舞蹈,尽情地挥洒着热情,演绎着生活的快乐。跳着、唱着、喝着,人们将一年来劳动的辛苦,艰辛抛洒。
有人在火炉上翻烤着,猎得的野物真户晓,那香味在空气里流动,那油滋滋的烤肉在人们手上传递。美味顺着风儿的吹送,早已把远在山顶的森林动物们馋得涎水流淌。

猴子矮小的身躯,始终看不见人们歌舞的欢乐,也看不见那些翩翩起舞的人群吃的是啥,喝的是啥,急得他们团团乱转。此时,猴王急中生智,跑到老虎身后的一棵巨大的马桑树前,“噌噌”的几下,就爬到了高处。其余猴儿,见猴王都爬上了树,于是争先恐后地往马桑树上攀去。
站在高树之上,俯视脚下。他们不但看见了寨上人们的歌舞,了解了他们吃喝的情况,而且感觉到自己依附的马桑树随着自己的攀高,也在不断的往上生长。猴王就顺势而上,其他小猴子紧跟不放,很快爬上了最高处。
到了最高处,猴儿们想睁开眼看看自己到了什么地方,但是的确太高,加上狂风劲吹,吓得一个个都不敢睁开眼。
尽管老虎作为森林之王,但自己没有猴子的攀爬本领,眼睁睁地看着猴儿们上树远去,也只能啸叫一声了事。其实,早已到了高处的猴儿们哪里听得见虎王的啸叫声呢?
猴王站在树端,只感觉到树儿不停的摇晃,狂风在不停的吹动。它慢慢地睁开眼,发现眼前的景象别有洞天,与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森林不可同日而语。它大着胆子:“孩儿们,睁开眼,看看我们到了啥地方?”众猴睁眼一看,“哟,这啥地方?”大家不约而同的欢呼起来。“管他啥地方,来都来了,玩玩再说。”猴王说完之后,就是一跳,扎入云层之中,稳稳地站立起来,其他的猴儿也学着猴王的样子纷纷跳下树梢。可是,有一个瘦小,体弱的小猴子担子特别小,试了几次,就是不敢往下跳,只能呆呆地看着进入祥云的伙伴们。

已经落地的猴儿们,站在树下齐呐吼喊的为小猴子鼓劲,但它始终不敢逾越一步,站立在树梢随风飘摇。
此时,王母娘娘正好从瑶池玩耍归来,婢女正在侍候她梳妆打扮。侍女站在她的身后,专心致志地给她梳理着长发,睁眼之间,影影绰绰看见一溜烟的小家伙正朝后宫飞来,她吓得一惊,“啥东西到后宫来了?”婢女听她这么一喊,也惊了一跳。“没有什么啊?”“你看,那是什么?”王母娘娘火眼金睛,早已透过窗户看到了一溜烟的猴群,只不过要婢女加以确认。
婢女往窗前准备拉开窗户看看,刚刚拉开窗户,就见一个黑影一下子就窜进了室内,紧接着,一根长长的树梢随着黑影的跳入而弹起,不偏不倚正好扫在了王母娘娘的眼眶上,这一下,娘娘无名火顿起,“是啥?赶快追!”此时的婢女早已吓得浑身发抖,急忙叫到“侍卫,快抓住那东西!”
侍卫哪敢怠慢,三两圈下来,就将瘦小的猴儿逮了个正着。侍卫高大的身躯,提着猴儿就地审讯。
“从哪里来的?到这里来干什么?”小猴子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战战兢兢地说:“我,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只是顺着马桑树就爬上来了,觉得好耍就来了。”
“好耍?这也是你们这等兽类敢来的地方?”侍卫中,那提供人异常魁梧的汉子轻蔑地说。“这是啥地方?还不能来耍咯。”小猴子听见问话,似自言自语地说。
“说,还有那些同伙?”看似像侍卫头目的人大声吼叫道。小猴子转动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不敢吭声姓邵的名人,只是无助地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们。那头目见猴儿不在说话,将案子一拍,厉声地喝道:“还不说,就拉出去砍了。”
小猴子见状,吓得浑身像筛糠一样,簌簌发抖。只得战战兢兢地说:“还有,还有”那一群侍卫早已很不耐烦,齐声吼道:“还有那些?”小猴子听见吼声,心一横,小声嘀咕:“反正一个死,你吼得越凶,我就越不说,我看你们咋办。”就再也不开口说话了。
四周变得异常的安静,静得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也能够清晰的闻见。侍卫们屏住呼吸,互相看了一眼,摊开双手,便是自己的无可奈何。
一个看似十分老成的侍卫,走出人群,来到小猴的面前,用他那超大的手掌杂牌救世主,摸了摸小猴的头,鼓励着它。“不怕,我问你,你告诉我,还有那些和你一起来的。”小猴睁开眼,看见了一副和蔼的面容,心里紧张的情绪慢慢得以缓解,胆子也略大了一些。说:“与我一起来的有我们猴王,还有一群兄弟豆子惹的祸。”“它们到哪里去了呢?”和蔼的侍卫轻声的问道。“我也不知道它们去哪儿了,可能就在这附近哦。”
那侍卫头听说了还有其它猴子在天庭游逛,那还了得。于是紧急命令所有侍卫立即在天庭搜捕,将所有猴子悉数抓获,不得使一只漏网。

再说,那一群猴子看见小猴子不能下树,也就不再管它,就蹦蹦跳跳地在天庭里到处乱跑,看见的琼花玉树,就摇一摇;遇见了可口的美酒就海喝起来;不一会儿,酒劲上涌,就更加疯狂。天庭里的花花草草、坛坛罐罐、摆放整齐的一应物件,被搞得七零八落,加上天性的好奇,到处都留下了猴儿们的搞乱的痕迹混元开天经。猴尿的骚味、大便的肮脏把一个清香秀美的地方变得臭气熏天,乌七八糟阿波丸。
吃饱喝足,娱玩之后,就地昏睡,早已把留在树梢的小兄弟忘得一干二净。侍卫们出动之后,很快就将这群捣蛋鬼抓了个正着,一起关在了侍卫的办公区。逐一审讯,才知晓它们是顺着马桑树爬到了天庭。很快将审讯结果报告给了王母,王母娘娘大怒:“这等猴孙,简直无法无天,竟敢在天庭作乱。”
盛怒之下,王母娘娘颁发懿旨:“将所有猴头过铁板凳,然后逐下凡间。只准它们生活在丛林之中,饮山泉,住崖洞,食野果,如果发现偷食粮食,人们可以惩处,鞭打。但不得丧其性命;生生世世拖着长尾,不得转化为人。”
“那,输送猴儿们的马桑树呢?请旨如何惩戒?”侍卫头目小心翼翼地问。
“这家伙,实在可恶香索。胆敢见风就长,直入天庭。就惩罚它减低身高,从此以后长不高,长高也是爬腰腰。”王母娘娘气愤地说。
“得令,我这就去办。”说完侍卫头目转身离开了后宫。到了侍卫办公区,就命令所有侍卫,焼燃木炭,将一根根铁板凳烧得通红。随后,将猴儿们一一过堂。
猴儿们看见烧得通红的板凳,觉得异常漂亮,就一窝蜂地往板凳上坐去,哪知刚刚靠近,就感觉到火烧火燎的,就想退下来。这时哪里容得它们离开,众侍卫一起上手,狠狠地将猴儿们摁在通红的铁板凳上,“滋滋”的皮毛被烧焦的声音就回荡在审讯室里,那被烧糊的味道充斥其间。叫喊声此起彼伏,声嘶力竭,让人毛骨悚然。
过堂之后,众侍卫押解着猴群,来到了马桑树的面前。侍卫头领宣读了王母娘娘的懿旨,然后命令侍卫们将所有猴儿一脚一个,踹入人间历伟。可怜那些猴儿带着鲜红的小屁股被踢下凡间风流老顽童,痛得龇牙咧嘴,还要挨上一脚,更是雪上加霜。

自此以后,马桑树再也不能长高,长到一米五左右自然就弯下腰来,向四周扩展。猴子带着伤痛跌落山间、悬崖,就地谋生。为了生存,只好带着红红的屁股穿梭在林间、地头,荒原、河流。过着饮山泉,食野果、住崖洞的艰辛日子。有时为了解馋,偷食农家的粮食又会被追赶得无处藏身。
这个古老的传说,由清漪江发源,慢慢地向四周扩散,整个龙安山河、涪江沿岸,凡是有马桑树生长的地方都会有这样的传说。
2018年4月15日初稿
2018年4月22日修改

作者:张伯文,网名:羌乡男士。四川平武县作协会员,平武平通镇初级中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工作之余,好写一些文字,自娱自乐,偶有诗歌、散文在《龙州文苑》、《涪江源》、各类公众平台上发表。
蜀风文苑 /投稿须知
1、作品体裁不限,小说、散文、诗歌、民间故事、评论、音乐等均可。2、请随作品附上本人生活照片和作者简介(含作者当前所在地)。3、不同意修改和配图的请注明。4、全部赞赏的60%作为稿费以红包形式发放给作者,赞赏不足10元(含10元)的不结算,7日后的赞赏不结算,同时把赞赏明细发送作者。如有漏算、错算,请告诉一下。5、严禁抄袭和一稿两投。来稿请注明“蜀风文苑”和“原创”字样。谢谢您的支持。(配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3143569185@qq.com。
@@欢迎您添加主编微信:a 3143569185。主编:蒋晓东;编辑:王峰;友情支持:张熟、何卫。

长按二维码 识别 关注
聚合内容